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

思考學運(2014/11)

今年海外的學運風風火火,從台灣的太陽花運動,到香港的雨傘革命,再到上個月馬大學生為安華講座“破門而入”的事件,帶出許多發人省思的訊息,其中最明顯的,莫過於所有的運動都是由學生發起和籌備。

撇開個別事件的起因和導火線,以上活動能順利進行以及達到一定的目的,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因素。首先是網絡動員能力。在網絡自由的前提下,加上社交網站和流動配置的普及化,網絡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早已媲美傳統媒體。學生一般都依賴網絡,對於新媒體的掌握更是透徹,所以,在網絡的世界裏,號召、策劃、動員、集合對他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。如果站在學生對面的管理層還搞不清狀況,以為單靠被控制的媒體就能堵住悠悠之口,恐怕是掩耳盜鈴。情況就如陸軍對空軍,注定一直挨打。

太陽花和雨傘革命的佔領運動,馬大學生的重返校園,都一再顯示唯有大學生才能如此無後顧之憂地行動。試想想,在公會影響力相對式微的東方社會裏,要號召罷工罷市甚至癱瘓經濟,其後果都不是成年人所可以輕易承受的。以致,唯有大學生敢站出來衝撞體制。

至於是否被政客利用、外國實力滲透、破壞公共秩序等指責,我認為在奉行法治的社會裏,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,何況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?然而,孰對孰錯是一回事,值不值得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, 是民主價更高,還是安穩誠可貴?值得每個人深思。

大學生的獨立思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。回看當年箝制學運的惡法《大專法令》,它不但打壓馬大學生會,更把“馬大學生會”降級為“馬大學代表理事會”,架空它管理校園權力的當兒,也同時在大學裏設立“學生事務處”(HEP),方便監控學生活動。歸根究底,沒有生活包袱、獨立思考且滿腔熱血的大學生,一直都是執政者的心頭大石。

“學生是時代的眼睛,社會的良心”,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。入世不深的大學生,是利益收買不到,所以他們才能用更透徹得眼睛,分辨事情的是非對錯。然而話說回頭,若政府能打造一個言論自由、公平透明、人人安居樂業的環境,又何懼之有?最擔心的是,為官的都為了烏紗,為了個人議程而置人民於水深火熱不顧。

學運的崛起是雙刃劍,善用者的天下,誤用者失民心。從宏觀的角度來看,學生關心政治是可取的,畢竟,唯有不再政治冷感,國家才能吸收更多人才來管理和發展。悲觀來說,類似的社會運動會否常態化也是我們必須顧慮的。最後,無論高高在上的官爺願不願意,他們總會有退下來的一天,因為時間永遠站在學生這邊,所以,是繼續打壓還是選擇聆聽,在考執政者的智慧。(完)

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